宋朝大儒朱熹發明的一組口訣,不斷容易記住也將八卦的含意表現出來。
學習易經第一步就是這麼簡單。
乾三連
坤六斷
震仰盂
艮覆碗
離中虛
坎中滿
兌上缺
巽下斷
乾三連:乾卦三根陽爻頭尾相連形成一個圓,因為乾卦象天,天為圜。東漢的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解釋的很清楚:「圜,天體也。」又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:「輿人爲車,圜者中規,方者中矩。」
坤六斷:坤卦是八卦中爻數最多的,代表的是萬民庶眾;《說文解字》說「坤」字是:「从土从申..古作巛,象坤畫六斷也。」相對於乾天,坤是地;乾是君,坤是臣子、百姓,民眾。人數眾多所以卦象六畫在八卦中也最多。
震仰盂:震卦的卦象像是一個仰口朝上的盂(盂就是碗,《揚子·方言》:「宋楚魏之閒,盌謂之盂。」),陽爻在下象徵碗底,二陰在上象徵碗盛飯的空間。《說卦傳》:「萬物出乎震」震卦有出的意思就是最下面的陽遇到上面兩陰,被陰吸引而上出之意。易經只有陰陽,異性相吸引,同性相排斥,是最簡單、最重要的基本。
艮覆碗:乾卦與坤卦是陰陽互變,艮卦與震卦則是兩相顛倒,震口朝上有積極出動的意思,艮碗底朝上陽爻出無可出只能停止,所以艮為止。口訣中「覆」自也很重要。《玉篇》:「反覆也。」陽往上到頂只能反覆往下;覆蓋有欺瞞之意,也有外表之意。
離中虛:這好解釋,陽為實,所以為震碗之底,陰為虛,所以為盛東西之空間;離卦中間為陰,是兩實夾陰虛,一如竹子中空,用來隔離火勢蔓延的防火巷。
坎中滿:陽為實,所以滿;一陽為兩陰所夾,像是陽陷入陰中。離、坎兩卦也是陰陽互變,這在易經中稱為「錯」,震、艮之相顛倒的狀況稱為「綜」;這就是「錯綜複雜」之意。
兌上缺:乾三連是一個完整的圓,兌卦就是這原有了缺口。所以有一卦下五陽上一陰,就名《夬》ㄍㄨㄞˋ,以「夬」為字根有快、缺、決、等字都與這卦之意有關。缺口在上顯而易見,所以「兌為見」。
巽下斷:與兌相綜,缺口在最下,巽為伏,躲伏在下所以外表還是完整的圓,但隱伏裂痕缺陷不易察覺。「下」也是基礎,基礎下斷長久必出事。
乾三連:乾卦三根陽爻頭尾相連形成一個圓,因為乾卦象天,天為圜。東漢的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解釋的很清楚:「圜,天體也。」又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:「輿人爲車,圜者中規,方者中矩。」
乾為天,為圜。
舞鶴鳴 Better Life (有好命)